艾伯特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
三十多年以来,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大环境下,艾伯特基金会给它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们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它们进行能力建设。早在1979年,首批来自中国的媒体专家们就参加了艾伯特基金会在德国举办的培训项目.
艾伯特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邓小平和维利·勃兰特在1984年的历史性会见。会见的成果包括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之间的两党对话机制。这个杰出的对话机制是艾伯特基金会在中国工作的核心。根据邓小平和维利·勃兰特签订的协议,对话机制旨在跨越意识形态的界限,加强交流,以创造和培养互信.
除此之外,艾伯特基金会中国办公室还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属工会、大学和智库,就以下四个领域多个话题进行合作:社会与政治、可持续增长模式、社会公正和工会、地区和国际事务.
艾伯特基金会在中国工作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和中国伙伴的紧密合作,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建设性地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就各自的发展道路相互介绍经验、彼此学习;通过开放性的对话寻找答案,解答如何应对21世纪中国和德国面临的最重要的发展挑战.
艾伯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
驻中国代表
康怀德 (Alexander Kallweit)
kallweit[at]fes-beijing.org
项目经理
周汇敬
zhouhuijing@fes-beijing.org
项目经理
周琪卓兰
zhouqizhuolan[at]fes-beijing.org
项目经理
贝秉诚 (Tobias Beck)
beck[at]fes-beijing.org
秘书
毕秋晨
biqiuchen[at]fes-beijing.org
财务会计
付艾丽星
fuailixing[at]fes-beijing.org
司机
李刚
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
首席代表
雷伯曼 (René Bormann)
bormann[at]fes-shanghai.org
项目经理
杜红栎 (Marvin Müller)
mueller[at]fes-shanghai.org
项目经理
财务会计
秘书
司机
孔捷